移民情報


2025搶人才|成功申請香港專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及企業家來港投資計劃人士已陸續抵港!

 

由 寰宇移民 張貼於 2025年08月28日

香港出現移民潮、人口老化、生育率下跌等情況,令香港求才若渴,港府自2022年年底推出一系列搶人才措施,並於2023年陸續落實,放寛「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香港優才計劃)」、「香港專才計劃」及「企業家來港投資」。政府表示,各項人才入境計劃至2025年2月底,已收到45萬宗申請,當中逾29萬獲批,約19.6萬名人才抵港,部分人才攜同家眷來港,成功扭轉本地勞動人口跌勢。

專才、優才、企業家入境需求大增,到底三者有何異同?有甚麼好處?如何申請?寰宇移民將於下文為你一一拆解。

「香港專才計劃」與「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是移民香港的2種主要方式,而海外的中國公民則可申請「企業家來港投資」;三者可來自各行各業。

香港專才與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分別

該申請「香港專才計劃」還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這是有意在香港工作及定居內地人士的常見疑問。兩者最大分別是「香港專才計劃」與外國的「工作簽證」相似,要來香港前要先獲得至少成立一年以上的香港本地企業聘請,並由僱主申請,沒有工作便不能續簽。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實則上是移民香港的計劃,由申請人本人申請,在來港前無須事先在港獲得聘用,自由度較高,獲批後可選擇到香港讀書、工作或創業,即使處於短暫失業狀態亦沒有問題。

香港優才與專才計劃並沒有優劣之分,最重要是選擇合適自己的計劃。「專才計劃」注重申請人的工作經驗,從事香港需要及缺乏的職位的申請人更容易成功,而「優才計劃」則從專業資格、家庭背景等獲得綜合的評分,當中較為突出的獲批機會更高。

香港專才、優才計劃及企業家來港投資相似之處

續簽形式:「3+3+2」

由原來的「2+3+3」年,放寛至「3+3+2」年的逗留期限模式批出。

隨行的人:配偶及子女

申請人可攜同配偶和18歲以下的子女移民到香港,而父母及滿18歲的子女則不能隨行。

人才清單

香港政府為了方便「香港專才計劃」、「香港優才計劃」及「企業家來港投資」申請人,於2018年建立出「人才清單」,並於2025年作出修訂*,如專才屬「人才清單」羅列的本地人才短缺的專業或職位年薪達港幣200萬元或以上,可獲豁免市場供應測試,由僱主直接提出申請。一般來說,這些職位所要求的學歷不低於學士學位;空缺應為「監督、管理或專業級別」、月薪高於港幣3萬元。

當然,入境香港並不限於「人才清單」上的職位,有興趣了解更多,建議聯絡寰宇移民的香港移民顧問。

香港專才計劃好處及申請資格

香港專才計劃由2003年推出,計劃包括適用於海外居民的「一般就業政策」,以及適用於內地居民的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英文:Admission Scheme for Mainland Talents and Professionals, ASMTP)」,為兩項與就業掛鈎的計劃,計劃要獲得香港本地企業的錄用才能申請。1由於計劃與工作綁定在一起,如要更換工作需事先經過入境處審批,所以建議尋找較穩定的大型或國際企業,以免影響申請及日後的續簽。

由2022年底推出至2024年6月底,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申請數目35,537人當中,有31,468人成功獲批,成功率達88.5%。

另外,為應對本地技術行業人力短缺,政府將在「一般就業政策」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下新增渠道,容許一定數量年輕而具備相關專業技術技能及經驗的非學位專才申請來港。目的是吸引他們長遠定居香港發展。港府表示,期望落實相關細節後於2025年內推出。

香港專才計劃好處

  • 申請流程快速:一般獲批時間3至6個月,更快的1個月就獲批
  • 工作發展空間更多,有機會加入跨國企業
  • 個人所得稅(薪俸稅)較低,最高僅17%
  • 一人申請,配偶及子女隨行
  • 配偶可在港工作,自由轉換工作不受限制
  • 子女可在港接受教育,包括公立、私主或國際學校,待遇與本地人相同
  • 沒有生育限制,在香港出生的子女一出生,就可獲得香港身份證
  • 7年之後可依法申請香港居留權,領取香港永居身份證

香港專才計劃申請資格

  • 年滿18歲
  • 無犯罪記錄
  • 申請前已獲聘請,從事的工作與學歷或工作經驗有關,而且不能輕易覓得本地人擔任
  • 確實有該職位空缺
  • 具備良好教育背景、技術資格、經證明的專業能力或經文件證明的經驗和成就
  • 薪酬福利(包括入息、住屋、醫療和其他附帶福利)與本港專才市場水平相若

以上申請資格僅供參考,實際上還須根據個人及當時的市場情況而定,想了解如何申請「香港專才計劃」及填寫ID990A表格等相關手續,立即聯絡寰宇移民的香港移民顧問。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計分制度及利弊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英文:Quality Migrant Admission Scheme, QMAS),自2006年起實施,香港政府會定期公布香港優才計劃的名單。

香港優才配額逐年上升,於2020年將年度配額由1,000個增至2,000個,2021年再增加至4,000個3,自2023年起,香港更取消年度配額為期兩年1。然而,優才計劃獲批成功率較低,港府表示,自2022年底至今年2月,優才計劃收到逾16萬宗申請,僅27,437宗獲批,獲批率不足2成。自入境處2023年備存到港人才數目,暫有24167名優才來港,獲批申請高達98% 主要來自內地。

以下簡介「香港優才計劃」的計分制度及利弊。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計分制度及資格

優秀人才可分為「綜合計分制」及「成就計分制」2類,前者適用於高技術人才或優才,而後者適用於擁有傑出成就的優秀人才。

兩者均需符合年齡要求(是否年滿18歲)、財政要求(不需依賴公共援助)、良好品格(沒有刑事罪行記錄或不良入境記錄)、語文能力(良好中、英文的書寫及口語能力)、基本學歷(一般為具備大學學位)的基本資格,才能進一步以2套計分制度的其中一套作評分。

香港優才計劃 - 綜合計分制:

  1. 年齡:18至39歲得分最高,年齡愈大,得分愈低。(建議50歲或以上下,因 51歲或以上會得0分)
  2. 學歷或專業資格:由合資格專業團體頒授博士學位、碩士學位、擁有特定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持有國際認可的專業資格證書,都有不同的加分,尤其注重名校背景及與「科學」、「科技」、「工程」或「數學」有關。
  3. 工作經驗:工作經驗越豐富,分數越高。特別是在跨國公司、知名企業的工作經驗更有優勢。
  4. 人才清單*:香港政府會定期更新人才清單,如果您的專業在人才清單上,可以獲得額外加分。
  5. 語文能力:中文及英文的書寫及口語能力及其他外語,擁有雅思或託福成績可以證明您的英語程度。
  6. 家庭背景:家人是香港永久居民、隨行已婚配偶相當於大學學位或以上水平。
  7. 申請前收入:建議港幣100 萬或以上。
  8. 業務所有權:建議擁有一家業務實體,在緊接申請前一年,全年盈利達港幣 500 萬元或以上或等值外幣。

「綜合計分制」設有申請資格門檻,只有符合12個評核準則的其中6個的申請人才能經網上遞交申請。

香港優才計劃 - 成就計分制: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以成就計分制的例子有影視紅星及藝術家,包括李冰冰、黃曉明、胡軍、章子怡、朗朗、湯唯、周迅、李寧、劉璇、奧蘇利雲等。申請人曾獲傑出成就獎,如奧運獎牌、諾貝爾獎、國家或國際獎項等,或足以證明其其工作得到同業肯定,或對其界別的發展有重大貢獻(例如獲業內頒發終生成就獎),可選擇以「成就計分制」作審核。「成就計分制」則設有兩項評核準則,符合以上其中一項要求可獲取245分,相反不能獲取分數,申請會即時被入境處拒絕。

「綜合記分制」是申請「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主要方法,於2021年,在2004名成功申請人當中,經「綜合記分制」申請人有1,979人,而循「成就計分制」申請的人只有25人。

隨後,進入「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甄選程序,得分較高的申請將獲提選作進一步評核。若獲批,申請人會得知香港優才計劃結果,以「電子簽證」形式簽發逗留香港的簽證或進入許可。

想了解如何申請「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甄選程序詳情及相關手續,以移民香港,立即聯絡寰宇移民的香港移民顧問。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利弊

優秀人才入境計劃或移民香港好處

  1. 香港優才計劃適合各行各業的優才
  2. 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
  3. 香港是低稅天堂
  4. 香港擁有世界頂級的教育、醫療水平
  5. 香港護照全球通行,免簽173個國家和地區

*申請香港優才計劃有一定難度,最好交由移民專家處理。

企業家來港投資簡介

「企業家來港投資」不適用於內地的中國居民、阿富汗、古巴、老撾、朝鮮、尼泊爾及越南的國民。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而居於海外的中國公民則須符合以下條件:申請人在海外擁有永久性居民身份及緊接申請前已在海外居住不少於一年,並從海外遞交申請。

企業家來港投資資格

  • 沒有保安理由拒絕申請
  • 申請人沒有犯罪紀錄
  • 良好教育背景、技術資格或經證明的專業經驗
  • 業務計劃
  • 營業額
  • 財政資源
  • 投資款額
  • 在本地開設的職位數目
  • 引進的新科技或技能
  • 參加政府支援計劃的初創

除了專才計劃、優才計劃、企業家來港投資,香港還有「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等。

不同人士適合不同的計劃,有關移民香港或於香港工作的事宜,立即聯絡寰宇移民的香港移民顧問了解更多及制定個人化的香港定居或工作規劃。

*「人才清單」現時涵蓋9個行業領域下的60項專業,當中包括「商業支援」、「環境技術服務」、「發展及建造」、「創意產業、藝術文化、表演藝術」、「醫療服務」、「金融服務」、「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創新科技」、「航空及航運」。「人才清單」會定期更新,請密切留意。

參考資料:
1. 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入境計劃簡介 | 入境事務處
2. 入境事務處年報2023
3. 立法會九題:輸入人才計劃